首页 > 基层风采 >正文

五矿二十三冶红色经典诵读“声”入人心

日期:2019-07-19作者:来源:五矿二十三冶
    “我们从神圣庄严的国歌中走来,我们走到一起啊,我们从英雄纪念碑出发,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……”当8名参赛选手用饱含热情的声音诵读出《走向纪念碑》,台下观众爆出长久的掌声。7月12日,五矿二十三冶党委举行的初心教育红色经典诵读大赛决赛, 200余名 党员 群众 在一场视听盛宴中听取了一堂特别的党课。


    举办红色经典诵读大赛,是五矿二十三冶党委认真开展
“五个一”活动的具体举措,也是五矿二十三冶庆祝建党98周年,建国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。该项活动自5月底启动以来,五矿二十三冶各直属单位举行了 选赛,五矿二十三冶党委举行了初赛、决赛 其中,初赛有 29个节目90余名选手积极踊跃参与,经过选拔,来自11家单位的15个作品进入决赛。



    参赛选手周琳旎带来的作品《烽火岁月家国情》,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的故事。她表示,
“遇见”左权,是在《见字如面》这档节目听到张国立老师诵读左权的家书,她听完 后触动很深,她觉得左权就如身边人,是个活泼的,爱妻儿的好青年 。这次诵读比赛一出通知,她就主动报了名,谈及 参赛缘由 ,她觉得左权的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和歌颂,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知道和了解左权。

    作品《我的墓碑》,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。一身陕北汉子的装束,神情坚毅的参赛选手肖发 “重现”了老槐树村后生刘永庚为了守护家园、义无反顾踏上战场的壮烈以及多年后重返故乡,看到妻子为他立下的墓碑的悲痛。“我把我的角色定位为刘永庚的妻子,他的墓碑就是我为他送行后立下的,当时,应该是想着他上战场打日本鬼子,可能就一去不回了。”该节目的另一位选手袁颖说出了自己对这一作品的细节理解,“抗日战争年代的英雄为了大家,舍弃了小家,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和抗争精神。”



    大赛中,选手们还带来了原创作品或重编作品。原创作品《我的祖国我的司》展现了五矿二十三冶的光辉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,五矿二十三冶办公室员工王柁是该作品的创作者之一,他表示,为了写好这一作品,他抽时间阅读了一遍司志,与其他同事共同修改了不下十个版本。改编作品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讲述了中国无线电波之父李白的传奇故事,
4名参赛选手观看了相关舞剧纪实、话剧、电影,翻阅了史料核实细节,从初稿到成型进行了反复打磨。

    有了好素材,还要有 “好诵读”。为了提升参赛选手的诵读水平,集团总部、一公司、二公司、房建公司 、投资公司 等单位还邀请了专业老师指导,从形式编排、动作表情 舞台道具、演出服装 ……都做了详细指导,使参赛选手获益匪浅。


 
 

    一句句诵读
“声”入人心,一段段红色故事动人心弦。 这次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不仅仅是 一次比赛 ,更是以艺术形式创新党课的一次尝试。 下一步,五矿二十三冶党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同志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,通过读经典、唱经典、写经典,创新学习形式,找出一条适合党员学习的新路子,提升党员的精神境界,把 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不断引向深入。

责编:admin

来源:五矿二十三冶

返回顶部